【名师来了】拨开迷雾见月明
发布时间:2020/9/9

2020年9月10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36个教师节,晋风堂正式启动《名师来了》栏目,将定期邀请全国各地的名家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为大家进行公益文化讲座,敬请期待!



  安徽无为人也,字蒲盦,别署必有余斋,碧缶堂主人, 网号都市野狐禅。仕宦迁转,后居鹏城多年。少时喜书法好翰墨,然不得习书之要窍,从阮良之先生研习唐楷,书法始得规模。后拜曹宝麟、潘良桢两先生为师,浸淫十数年,专研米南宫书法,随意挥洒,足以乱真。近涉米芾考据,有多篇论文刊于《书法研究》。书法作品曾刊《书法报》、《书法》杂志《东方艺术—书法》等专业刊物。现为曹宝麟书法工作室精英班成员、深南道艺术群落成员。广东省书协会员;深圳市书协学术委员。


 

 

 张庆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庚子仲秋,天朗气清。来自各处的学员们会于晋风堂,共同聆听张庆老师讲座——《由米芾书法到他的交游》。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他做米芾研究的缘由,“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其实在学习书法时形成一种风格有许多因素。当你学习领会这些因素时,就可以把它作为研究的方向。在研究过程中你会触类旁通,全方面的进行了解,这样在学这个字帖的时候,它自然的就丰富并且立体化。比如在你临贴时突然发现这里好像有问题,你认为不应该是这样。发现问题,并不断深入以后,就会发现更多更多的问题。”


 

米芾 《蜀素帖》拟古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精微技法,因为在创作作品时会忽略我们这些问题。但是等我们在技法上面有一定的存储度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就会对这些问题念念不忘,重新提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后,会形成一个理论。经常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逐一解决,就自然的形成了一个研究他的路数。


 

接下来,张老师以米芾《成伯公帖》启始,引领我们走进了他的米芾研究中。在初临《宋拓英光堂帖第三卷》的《成伯公帖》时,根据其起首、落款署名之差异为开端,引发了研究兴趣,此帖在《宝真斋法书赞》也有收录,何绍基先生比勘后纠正了因装裱导致的顺序错误,然未深究。张老师顺藤摸瓜,找到了收录《宝真斋法书赞》的《四库全书》,进而发现《四库全书》都是清代四库纂修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从而印证了《宝真斋法书赞》成书之后,或因《四库全书》编撰时,误将此书拆散成两部分收录于《成伯公帖》之间。


 

米芾《成伯公帖》

 


    本以为研究到此为止,但还要确认的是此帖的书成时间,于是又从受书人成伯公查起,查到了北宋时期字成伯者,史书记载有三人,逐一考证之后排除二人,只剩一人陈侗。又通过查阅《清河书画舫》、《宋史》了解了米芾的交游史,从而得出结论:米芾任杭州推官之职,拜会举荐认陈侗(成伯公),再访及上级问明俸钱后,给陈侗的一封书信。



    但这封信是什么时间写成的呢?张老师独具慧眼,发现了贴中“值夜”二字,又根据《宋代官制辞典》查询宋朝官员的工作制度,发现宋太宗時期規定:岁节(春节)、冬至、寒食是宋代的“三大节”,再由此论证得出《成伯公帖》书写日期就在元丰六年三月十一日寒食假期间。


    为了再次确认这个时间,通过同一時期的作品《詔使帖》《白熟帖》等字体对比,用“以帖证帖”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成伯公帖》书写时间为元丰五年前后。

听者纷纷感慨,拨开重重迷雾,翻开历史的典籍仔细探寻,这一千古悬案终于真相大白,张老师也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张老师继续介绍,由这个切入点进行研究之后他又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点,由此以点带面,研究了米芾的交游历史(参见文章《米芾与黄诰交游考》),在考据其交游过程中又研究了整个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纵观整篇研究论文,涉及到的相关专著研究资料等近40部,而这仅仅是引文注释,除此之外与此研究相关的各类书籍和研究论文更是不胜枚举。本人也曾撰写过学术论文,深知一个小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的付出!但张老师却说:“我阅读的时候大部分是为了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找到印证资料来有选择性的阅读,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越读越有兴趣。”正所谓“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想张老师必是乐在其中,不知所倦。



    张老师的讲座既有学术的高度,又有书法艺术的深度和人生的宽度。课后交流时,同学们纷纷感慨获益之大,我们学习书法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进入瓶颈期和迷茫期,张老师的讲座也仿佛为我们拨开云雾,让我们找到了接下来学习的方向。这次讲座也离不开晋风堂魏老师的策划和安排,晋风堂作为名师书法工作室,在深圳独树一帜,这里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学术的探讨,书法艺术的欣赏以及人生境界的拓展,林散之先生云:学书先做人,书品即人品。魏老师曾和我们介绍他所认同的“学书五要”,《学术迩言》中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云“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杨守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条,“一要品高,品高则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溢于行间。”魏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


    晋风堂里群贤毕至,少长贤集,正如《兰亭集序》所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人与人相互交往,是非常快乐的,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自得其乐,就会感到高兴和满足。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书法,还可结识众多志同道合之友人,把酒言欢,谈古论今,不亦快哉!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讲座之后,我们心中的迷雾也渐渐散开,一轮皎洁的明月现出,月光澄澈,内心畅达,我们将秉持着赤诚之心,在书法道路上继续前行......
      
此为第一讲,接下来还将有系列讲座,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作者孙飞虹  小学语文教师  深圳市青年书协会员)



部分学员心得体会:

有交游故事,有书法逸趣,受益匪浅!谢谢魏老师谢谢张庆老师谢谢晋风堂的同学们!(黄莺) 


张老师从研究考据角度阐释了书法的另一个面目,可以更深入的体会了解书法的人文情怀和抒发性情的本质,让人对书法的感悟立体起来、生动起来。非常好的一堂学术课,受益良多。(尹晟)

张庆老师从米芾为切入点,引领我们从宋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诗文风格,到书法作品特点,逐步展现宋代文人那最可爱、最诚实、最坦率的集体人格,令我对书法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感谢魏老师。感谢张老师还有学友们的欢聚,实在是意犹未尽…张玉娟)


张老师的讲座感染力很强!我深深感受到他对书法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虔诚,近似于一种信仰。张老师谈了自己学习米芾的经历,进而分享对书法的理解和体会,在此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理论。在临习米芾的法帖中,他不是单纯地死板地临摹,只追求达到神似的效果,而是不断地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如侦探般锲而不舍寻找各种线索,在浩瀚的历史资料海洋里,硬是破解了各种谜团。张老师治学严谨,阐述深入浅出,生动易懂,由点到线,再纵横成面,把貌似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网和历史背景呈现在我们眼前,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张老师的讲座别开生面,让我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书法。非常感谢张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魏老师的精心安排!(陈巧云)

返回
 

 

  晋风堂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3栋103室   电话:+86-755-83804189 13530461091 
粤ICP备15066755号